zhouyicul复制已复制
扫一扫,加我个人微信。
contact-img
当前位置:首页 » 原创论文 » 正文

逻辑课与国学班,到底该怎么选?“把世界看清楚”,和“承认看不清”哪个更重要?

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的难题。这个难题,常常发生在我们给孩子选兴趣班、规划学习路线的时候。

我最近就碰到了:想给孩子讲一下逻辑思维课,但同时,我自己又深深的被中国传统文化,尤其是《易经》所影响,我知道逻辑学和易学它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,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我该如何选择呢?
逻辑学,是那么的严谨、清晰、一步一步,像搭积木;
而《易经》的智慧,是那么的圆融、变通、取象比类,像观云海。
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,我该先教给孩子哪一种?它们哪个更重要?哪个更好?
我想,这个问题,屏幕前的您,是不是也曾在心底问过自己?我们是该教孩子“如何把事情想清楚”,还是该教孩子“如何与世界同频共振”?

在给出我的答案之前,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,回到两千多年前,站到一座叫“濠水”的桥上,去看一场千古闻名的辩论。


故事的主角,是庄子和惠子。
那天,他们俩站在桥上。庄子看着水里自由自在游动的鲦鱼,由衷地感叹:“你看这鱼游得多么悠闲,这是鱼的快乐啊!”
旁边站着的惠子是谁?他可是当时最顶尖的逻辑学家、名家的代表人物,是魏国的相国。他立刻用他的专业怼了回去: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”——你又不是鱼,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? 这是一句完美的逻辑攻击,无懈可击。
庄子的回答,更是神来之笔。他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把问题抛了回去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”——你又不是我,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?
惠子步步紧逼,试图用逻辑将死庄子:“我不是你,当然不知道你的想法;但你也不是鱼,所以你肯定也不知道鱼的想法!”
各位,如果您是庄子,您该怎么接?从逻辑上看,这似乎已经是一个死局。但庄子没有掉进这个“逻辑的陷阱”。他绕开了,他说:“咱们回到最开始。你问我‘在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’,这句话本身,就说明你已经承认‘我知道’这件事了。那么现在我告诉你,我,就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。”
从纯粹的逻辑辩论来看,庄子有点“耍赖”了,他偷换了概念。但这场辩论的美,恰恰也在这里。它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。

  • • 惠子代表了什么?是逻辑。 他相信世界是有边界、有结构、可以被清晰定义和分析的。他问“你怎么知道”,不是为了抬杠,而是为了搞清楚概念,抵达理性的真相 。逻辑,就像我们手中的尺子和圆规,它帮助我们丈量世界,建造高楼,编写代码,发射火箭。它是“有用”的,是构建我们物质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  • • 庄子代表了什么?是同频共振,是共情,是《易经》“观物取象”的智慧。 他说鱼是快乐的,不是在陈述一个可以被证明的“事实”,而是在表达一种“感受” 。他看到了鱼在水中的姿态,那种舒展、那种自在,让他产生了情感的共鸣。这是一种超越语言的、整体性的生命体验。逻辑关心的是“是不是”,而庄子关心的是“好不好玩”。逻辑要的是“说清楚”,庄子追求的是“去感受”。

这,就是您所困惑的两种思维方式的本质不同:一个是向外的、构建世界的“有用之学”;一个是向内的、安顿心灵的“无用之乐”。


那么,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:逻辑与易学,孰优孰劣?对孩子的成长,哪个更重要?

现在,我想请大家在脑海中,浮现出一幅我们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图案——太极图。

惠子的逻辑,就是那条白色的“阳鱼”。它清晰、有力、积极、向外探索,代表着规则、秩序和建构。

庄子的智慧,或者说《易经》的智慧,就是那条黑色的“阴鱼”。它包容、柔和、向内审视,代表着感受、变化和逍遥。

请问,一张太极图,是白色的鱼重要,还是黑色的鱼重要?

答案不言而喻。没有阳,阴无以生;没有阴,阳无以化。它们不是对立,而是互补;不是谁取代谁,而是谁也离不开谁。

  • • 一个只有逻辑的孩子,可能会非常聪明,解题很快,做事效率很高。但他可能会变成一个精密的“工具人”,活在各种KPI和目标里,却忘了抬头看看月亮,忘了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与喜悦。他知道“如何”成功,却可能不知道“为何”要快乐。
  • • 一个只有感受和逍遥的孩子,可能会非常天真烂漫,充满艺术气息。但他可能会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骨架和力量,难以建立秩序、遵守规则,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。

所以,朋友们,
真正的智慧,不是在逻辑和直觉之间做一道单选题,而是在我们的人生中,画好这张属于自己的“太极图”。


话说到这里,您可能会说:“道理我懂了,它们都重要。可我眼下,就只能选一门课,我到底该怎么选?”

我的建议是:先从“庄子”开始。

为什么?

因为对于一个孩子而言,尤其是在童年时期,什么最重要?是保护他与生俱来的好奇心、感受力、以及和世界万物产生链接的能力。

  • • 请先带他到濠水的桥边,让他去看、去听、去感受,让他敢于说出“我觉得鱼很快乐!”这样“不合逻辑”但充满生命力的话。
  • • 请先带他到大树下,让他觉得这棵长得“歪瓜裂枣”、不能做栋梁的树很特别,可以在下面无忧无虑地睡觉、做梦。让他理解,不是所有东西的存在都是为了“有用”。
  • • 请先让他拥有感受“美”的能力,拥有与花鸟鱼虫“共情”的能力,拥有不被“标准答案”束缚的想象力。

这,就是先帮他养好那条柔韧而充满生命力的“阴鱼”。这是他一生幸福感的源泉,是他心灵的故乡。

当他有了这份对世界饱满的爱与好奇之后,我们再把“惠子”的逻辑之尺交给他。告诉他:“孩子,你感受到的世界是如此美妙,现在我教你一种工具,它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认识它、表达它,甚至未来去改造它的一部分。”

到那时,逻辑对他而言,就不是一个冰冷的、限制性的框架,而是一件帮助他探索神奇世界的得力工具。他会用逻辑去验证自己的感受,用感受去温暖冰冷的逻辑。他会知道,我们既要严谨地去问“怎么知道鱼之乐”,也要有底气去回答“我就是在濠梁之上知道的!”


所以,亲爱的朋友们,我们不必再纠结于逻辑与易学、科学与人文的对立。它们从来不是敌人。庄子一生嘲讽天下名士,却唯独愿意与惠子这位“逻辑学家”终身辩论,甚至在惠子死后,感慨“我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”。
因为他知道,正是这种对立和碰撞,才构成了世界的完整。

我们的使命,不是帮孩子选择一条“正确”的道路,而是赋予他们两种行走世界的能力:既有惠子的清醒与理性,去把事情做对、做好;又有庄子的通达与逍遥,去感受生命的本真与快乐。

让他们心中既能装下一个严密的世界模型,也能撑开一片“无何有之乡”。让他们在追求“有用”的路上,永远不会丢掉“无用”的快乐。

这,或许才是我们能给予孩子,最宝贵的财富。


最后,我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:
在您教育孩子的经历中,您是如何平衡孩子的“逻辑思维”与“感性认知”的?您是更偏向“惠子”还是“庄子”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故事和思考。

【本站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】八字预测_八字培训班_四柱算命培训_于中酝_中酝易学_品易轩官网 » 逻辑课与国学班,到底该怎么选?“把世界看清楚”,和“承认看不清”哪个更重要?
分享到
上一篇
下一篇
联系我们

zhouyicul

复制已复制
917767693复制已复制
tsingweb@gmail.com复制已复制
13045006075复制已复制
客服微信
zhouyicul复制已复制
扫一扫,加我个人微信。
contact-img
客服QQ
客服邮箱
结缘电话